践行教育初心,风变科技围绕教育技术塑造业务生态
近期,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准独角兽标杆企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以及市场规模都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2021年用户规模将达到4.4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596亿元。虽然“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各类校外培训降温,但另一边,面向成人开展职教培训及个人成长提升的教培行业,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新经济势力之一。
而脱胎于高校公益组织的风变科技,在正式成立之前,就致力于以信息化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共享,发展至今,风变科技已自主研发出了一套集“内容开发+运营服务+学习监测与评估”于一体的教学技术解决方案。不同于乘着在线教育浪潮起来的教育公司,风变科技本质上是一家更着重于以教育技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根源问题的教育科技公司,成立6年以来,其依然在闷头研究教育技术的迭代创新。
在在线教育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当下,风变科技始终围绕着这套技术逻辑进行可行性验证——实现框架性的教育技术的高度复用,以减少其他品类课程教学闭环的再生产成本,达到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零边际成本,践行其早已明确的“启明星计划”、“群星工程”、“文明轨道”十年战略三部曲。即以启明星计划验证教育技术在单品类中应用的可行性性,为教育技术规模化应用构建可能;在群星工程中,实现教育技术应用在多元学科领域,拓宽应用边界;最后通过文明轨道战略布局,实现教育技术的社会化应用开源,让全社会参与知识大生产,把教育供给端的缺口补上。
从最早期的在线阅读产品熊猫书院开始,风变科技利用技术对线上的阅读模式进行重构,把传统纸质阅读中的“目标分解、翻页行为、已读厚度”的阅读体验融合到线上,有效提升了线上阅读的愉悦感。最终,熊猫学院收获了500多万的关注用户,也让更多人开始阅读和学习起来。随后,风变科技开始围绕“教育技术能否实现更为复杂的课程内容交付”进行下一步探索,于是就有了第二代产品熊猫小课的诞生。在熊猫小课中,风变科技在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交互教学模式,并实现了时间管理、摄影、写作等多样化职场技能的自动化教学,不少熊猫小课的用户因此而实现了职场能力提升甚至是职场转型。
再后来,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产品,风变编程、风变人生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风变科技将教研与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埋点对用户进行学情诊断,并以收集到的学情数据反哺课程内容、交互式授课策略、运营模式等进行优化迭代,使之更符合用户的注意力分配机制和学习习惯,大大降低学员的学习难度和门槛。基于此,风变科技实现了Python编程专业学科,以及职场软技能通识学科的自动化教学。
风变科技的教育技术,也依托风变编程和风变人生设计这两代产品完成了在复杂专业学科、通识教育及劣构问题教学领域应用的普适性验证,这同时标志着风变科技已提前进入了“群星工程”的战略实践。截至目前,风变科技已累计服务超1000万人,并将学习者的完课率提升到了行业前列。此外,风变科技的教育技术还在其与深圳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教育主体的战略合作实践中,同步开启了社会化验证。
公开资料显示,风变科技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著作权77项。这家独树一帜的年轻教育技术公司,也获得了行业的肯定,陆续获评“新经济之王最具影响力企业”、“2021值得关注的中国教育公司”、“2021最具创新力企业”等多项荣誉。
现阶段,风变科技在致力于打磨教育技术的同时,也在布局把教育技术应用到企业、政府、学校、个人等各类教育场景中,让更多人都可以变成教育资源供给的主体,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规模和效率,从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能力通过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风变科技的实践中来看,在教育技术的加持下,以人机交互的自动化教学方式实现大规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实质上是以技术为驱动深层次改变教育供给的生产力变革,且是已验证的可行路径。站在这个角度看风变科技的十年战略计划,“群星工程”的实现,或将能够为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