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华为强强联手,国产5G无人飞艇问世,不用再担心没有信号
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5G网络,无论是5G基站开通数量还是5G用户数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目前国内的5G覆盖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部分地区复杂的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内5G网络的覆盖进度。
例如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时常发生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相较于平原地区,当地5G基站建设难度大,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难度也很大。而此时,就应用到了可以长时间驻空的无人飞艇。
近日多方媒体报道,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及华为公司强强联手,配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发出了“5G彩云一号”无人飞艇。
笔者了解到,这一5G无人飞艇在近期的多次试飞中,分别挂载不同频率的5G基站,升空至300米高度完成了所有测试任务。
据悉,“5G彩云一号”属于氦气飞艇,主要依靠填充进去的氦气驻空,驻空时间可以达到15天以上,可载重200千克以上,还能够顶得住八级大风。
基于上述特点,“5G彩云一号”这类无人飞艇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因为道路阻断而无法达到的灾区。
帮助灾区解决通信以及救灾等难题,也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受灾群众的生存率。
这类高科技应急设备出现之前,我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处理手段都相对传统且滞后,所以很容易导致通信大面积、长时间的中断,从而形成“通信孤岛”。
这不仅会增加救援负担,而且还令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遭受更大的威胁。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千亿以上。
美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时间早,尤其是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非常完善,在应对大型自然灾害时效果显著。
参考海外的技术和经验,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起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在“5G彩云一号”诞生之前就成功研发出了不少应急设备。
例如在今年7月份河南省受到台风“烟花”的影响遭遇极端强降雨灾害后,中国移动便派出翼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在第一时间恢复灾区的通信。
相比之下,“5G彩云一号”的应用场景要更多一些,不过该设备毕竟刚刚问世,在技术手段、覆盖范围以及成熟度上仍然有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不仅研制出了首个5G无人飞艇,而且还设计并成功试飞一款全太阳能无人飞艇。
与普通无人飞艇不同,全太阳能无人飞艇的动力完全来自于背部安装的太阳能板,属于新能源飞艇,具备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在未来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但受限于技术水平,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实现全太阳能无人飞艇的量产以及商用。包括海外其他国家,也这方面遇到了瓶颈。
尽管如此,笔者仍然相信,随着能源管理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会实现全太阳能无人飞艇的大规模应用。(文/海西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