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不会在 iPhone 13 中使用屏下指纹?“石锤”了!
8 月 23 日,《Power On》专栏中,彭博社 Mark Gurman 指出,苹果不会在 iPhone 13中使用屏下指纹,该公司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屏下 Face ID。
苹果手机上 Face ID 的原理是,它所搭载的点阵投影仪可以投射出 30000 个光点到物体上,同时红外镜头读取点阵图案,捕捉红外图像,可以获得一张结构图,结合前置镜头记录的二维图像,来形成一张清晰精准的三维数据图。足够高的安全性使得 Face ID 可以用于电子支付。
这里就涉及到三个重要的元器件:点阵投影仪、红外镜头和前置拍照镜头。屏下摄像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屏幕像素排列、减少屏幕 像素密度 来使得光线漏到屏幕下方的传感器上。屏下区域既要兼顾显示,又要兼顾漏光,漏进传感器的光线势必会大幅减少,这是苹果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算屏下点阵投影仪、红外镜头满足了支付级别的要求,屏下拍照摄像头暂时也无法满足苹果的要求。目前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和普通挖孔镜头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苹果近期的产品应该仍然无法实现屏下摄像头。至于在原有“刘海”存在的情况下,苹果再加一个屏下指纹,这还是有一定可能的。但是据闻 iPhone 13 将会拜托刘海屏,因此屏下指纹应该也无法实现。
戴口罩时无法使用 Face ID,iPhone 加入屏下指纹无疑会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屏下指纹模块会占用机内空间和加大成本,这还是要看苹果最后将会如何选择了。